ETC電子收費系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Tag停車場管理與車用電子標籤

 
eTag停車場管理專屬讀寫器模組-
 
MU7M2-DEV是一款低功率低價格的UHF RFID開發版讀寫器,具有下列功能︰
  1. 可以作為開發者開發手持式UHF RFID讀寫器或是UHF RFIDPOS機使用;
  2. 可以作為學校UHF RIFD教學使用之讀寫器
  3. 可以作為eTag停車場管理系統的讀寫器使用(必須搭配圓極化微帶天RSUL900V0760-YRSUL900V0760-S-2);
系統包含︰
  1. 陶瓷天線一塊;可選配圓極化微帶天線RSUL900V0760-YRSUL900V0760-S-2
  2. 控制電路板以及I/O界面;
  3.  
    詳細規格參考RSUL7的電子型錄,請至RFID下載專區下載。
     
產品特色︰
  1. 低功率200mW;
  2. 價格便宜;
  3. 搭配微帶天線對eTag讀距可以達到4~5 m;
  4. RS-232和USB輸出介面;
  5. 提供GPIO介面;
  6. 透過電腦超級終端機程式,可以直接看到讀寫器內部指令畫面;
     
如對產品想進一步了解或需要電子型錄的密碼,可以與我們聯繫︰Sales@RaySunCorp.com

台灣ETC收費系統歷程

張貼者:2014年1月13日 清晨7:50Ray Kao   [ 已更新 2016年12月11日 晚上10:57 ]

    2014年元旦開始,台灣進入全面使用UHF RFID(台灣稱作e-Tag)技術計程收費的里程。這個應該不是全世界第一套使用UHF RFID技術計程收費的系統(遠東徐董您說這套是第一套,錯了﹗)。其實大陸和美國的UHF RFID系統原本就是計程收費。大陸有些地方的高速公路使用HF RFID(悠遊卡系統),有些地方大約在3年前就開始使用UHF RFID計程收費了。就我知道,原本大陸航天部下屬子公司,3年前就在江西某地區建制一套UHF RIFD ETC電子收費系統了。當時還打算引進到台灣來,後來遠通使用了美國某家公司的系統,這家公司在去年被知名大廠3M收購了,但是3M公司並不是將這個技術 用在交通方面,而是其它方面。例如︰圖書館系統和其它系統。
   
    回顧台灣ETC電子收費系統,一路走來爭議不斷,我們可以從過去歷史說起。鑑古知今,從歷史演變了解ETC是否是個好東西,大家應該理性來探討,不要帶情緒性地隨人起舞,好不好,有無弊端或缺失存在呢?底下我們可以探討一下。

    關於紅外線這段歷史,大家都比較知道,原本這個案子,因為遠通過去一直支持使用紅外線系統,當時全世界的潮流是走微波2.4G Hz頻段的RFID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),不管紅外線或是2.4G的RFID系統,都需要在車上裝上一台類似OBU的機器,需要電源的。我們稱作主動式RFID 系統(activate RFID)或是主動式紅外線系統。當時,我的一位朋友,經常寫信到監察院陳情,舉國外使用例子與趨勢,痛陳紅外線系統比2.4G RFID系統差。因此,這個案子一直延宕了將近10年,後來匪夷所思地還是紅外線系統得標。因此,這裡面只能說政府標案,經常有些令人不解的驚人之舉就是 了。

    最近幾年UHF RFID(Ultra-High Frequency, 860-960MHz)技術逐漸成熟,世界潮流開始使用這個頻段技術,應用到ETC收費,圖書館物流以及服裝零售業。因此,遠通更換系統變成UHF RFID系統,這是一件好事,畢竟這次選對技術了,應該給他們拍拍手。UHF RFID與微波2.4G RFID差異,主要是UHF RFID是被動式RFID系統,就是車上標籤是不需要電源的,而微波RFID需要電源,成本會高出許多。

    這裡有個有趣的點,當初遠通力陳紅外線系統優於RFID系統,最後自己卻選擇(UHF)RFID系統來為自己解套。等於自己承認當初選擇紅外線系統是錯誤的。ETC應該要使用RF(無線電波)而不是當初他們認為的紅外線光波。照理說如果遠通更換成RFID系統,應該是當初支持使用微波RFID系統的廠家,有第一順位的使用RF技術才合法合情合理。

    因為原本遠通使用的系統公司被3M併購,現在不提供讀取機器和標籤,所以大家現在拿到的標籤是比較大的那款,這款原本是我們的標準品,多用途的標籤,因此,尺寸比原本第一代的標籤來得大。效果當然也還不錯的。但是標籤效能,嚴格說比第一代要差些。好的標籤就是
面積要小,讀取距離要遠。從這個標準來看,現在新的標籤是比第一代要差些。

    還有一個情形是我的客戶使用社區e-Tag停車管理系統,測試時發現現在的標籤,在汽機車車燈打開時經常讀不到資料,我們自己用機器讀取資料做實驗,也是會有讀不到資料的情形。因此,我們的客戶拿了我們家另外一款標籤,貼在摩托車燈上以及摩托車上面,這個標籤和現在的標籤一樣大,但是天線材質是銅天線不是現在的鋁天線材質,結果我們貼車燈的標籤是可以讀到訊號的。有讀者或客戶來信諮詢這個問題,從原理來看,第一代的e-Tag設計,有散熱功能。現在大張e-Tag,本身並沒有設計散熱。因此,在大燈照射時,有可能過熱超過e-Tag上面IC的工作溫度,這個IC是Higgs 3,工作溫度要低於攝氏85度,就是85度C。極有可能是因為大燈照射標籤,導致IC工作溫度過高造成的影響。
    
    另外從美觀性來看,現在的標籤面積大,貼在您的愛車上著實
醜陋。其實這個也是有解決方案的。我們在國外
看到的ETC e-tag其實是一張e-Tag車牌。現在技術可以將e-
Tag嵌入車牌內,讓您看不出標籤在哪裡右圖是一張樣品的車牌,為了讓客戶明白標籤放置位置,因此,將車牌上面黃色位置突顯出來。這裡可以做到看起來和上面印刷黑白字型那樣看不出來的。摸起來是平滑的。我們在2013年春季,請立法院某交通委員這邊協助,請了高公局,路政司到委員辦公室開會,請教他們是否可以將e-Tag換成電子車牌形式?結論是高公局同意將e-Tag 變成e-Tag 車牌,但是路政司(管理車牌單位,2013年發生車牌重複號碼的這個單位),他們持反對的態度。反對理由不明白。    遠通在這點是持支持的態度。無奈車牌是路政司負責的,不是高公局負責的。大家都使不上力的。

    原本我們建議是連同監理單位和e-Tag整併成一張電子車牌,
e-Tag的號碼永遠是跟著這輛車,車 輛買賣更換車主,只需要將車主資料的database,更換成車輛所有人的統一編號或是個人身份證字號即可。現在即便是這種貼紙標籤,車主更換也不需要將 標籤撕毀重貼﹗仍然可以將標籤留著,標籤跟著車和車號,只需要在監理所有遠通的人或機器連線到遠通即可。將車子新所有人資料連結到車號和車號上面的e- Tag即可。技術上完全沒問題,有問題的可能是ETC收費是高公局負責的,變更車籍資料是路政司所屬單位監理所管理的,就是那個重複車牌將近20萬張的這個單位。您想想看,連不是電子車牌。換新車牌都會出現那麼低級錯誤的單位,怎麼會把監理業務輕易拱手讓出來給遠通呢? 這個需要交通部出來整合兩個單位才有辦法,將監理業務和ETC收費整合在一起。我們廉能政府」的行政效率在各項指標,除了漲物價這個指標有顯著效率外,其餘都讓人民無感的,無怪乎民調會那麼慘。其來有自。

    最近出現扣款扣到對向車道的事件,這個在技術上其實非常容易克服的,不知道是否因為遠通原本供應商現在不再提供機器給他們了,他們現在沒人對RFID機器 熟悉,沒有
顧問諮詢。無法事先排除這個問題。我常向客戶說,現在的UHF RFID系統,讀到訊號已經不是問題了,現在的問題是太靈敏了,讀到太多的訊號。因此,必須真正對硬體以及RFID協議,深入了解,才能從根本技術去排 除這些問題。

    還 有一個問題是車速多快,遠通的機器就無法讀取或是監控到您的e-Tag?這個問題其實牽涉到讀取器(reader)的技術,關於這個問題,遠通從來沒對外公佈過。就我們推測,遠通的系統據說是時速180公里,因此,理論上超過時速180公里時,遠通系統就無法讀到你的資料,也就無法扣到你的錢,他們只好使用錄影來看車牌了。  

    最後一個問題,台灣的UH RFID ETC系統真正的讀取率是多少? 因為,遠通並沒有真正公佈數據,我們無法真正得知。但是從國外獲悉的消息是台灣ETC讀取率只有70多%,其餘是靠錄影和OCR(車牌圖形辨識)來補救 的。同樣系統,在國外讀取率是達到99%以上的。據說當初遠通選擇Reader的機型不同導致,這點是從國外公司得到的馬路消息,未經證實的。惟有請遠通正式公佈 他們系統真正的讀取率才算數。但是遠通真的對他們自己的系統有信心嗎?敢對外拍胸脯保證RFID系統讀取率達到99%以上嗎?這個留待遠通日後面對立法院質詢和民意對他們監督,逼他們公佈一些數據出來,才能知 道了。

    結論︰使用UHF RFID被動式系統是現今技術潮流,如果能夠進一步整合監理系統更好。技術本身沒什麼問題,有問題的是執行單位經過OBU紅外線弊端,如何重拾社會大眾對遠通和政府的公信力?

心得分享-參訪遠通電收國道三號七堵收費站ETC系統

張貼者:2012年11月28日 凌晨4:31Ray Kao   [ 已更新 2012年11月28日 晚上10:29 ]

感謝遠通電收公司張永昌總經理以及聖約翰大學翁仲銘教授,促成2012年11月28日的參觀行程。

今日開車從桃園出發,前往國道三號七堵收費站,參訪遠通電收的ETC系統。油門不知不覺地越踩越重,急切地想早點到達目的地,近距離一窺遠通電收的ETC系統,尤其是eTag的系統部份。活動安排緊湊,各部門講解清晰,並且實地到收費站參觀系統安裝。師生和我都感覺到收穫非常多,真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,百聞不如一見。

茲將所見所聞,不牽涉機密部份的資料和大家分享。本人有興趣部份是eTag這部份,因此,文章內容只會針對這部份做介紹,不會對OBU系統和OCR(圖形或影像辨識系統)做介紹。另外,原本試用eTag後,產生了許多疑慮與問題,一直都無法獲得確認與解答。今日和遠通技術人員交流後,將原本個人對於遠通eTag系統的一些誤解,獲得正確的認知,這裡順道對上篇文章一些誤解,在此作一個更正與澄清。

  1. 這套系統是從美國一家著名交通系統整合公司,將美國使用UHF RIFD技術作為ETC收費系統,整套移轉到台灣來,並針對台灣高速公路系統做局部修改。仔細了解整個系統設計和保密(security)系統,發現是一套非常完善的系統。
  2. 確認系統目前是使用2W的UHF RIFD系統,但是必須向NCC申請使用,並且支付費用給NCC。
  3. 為何目前ETC沒有使用「車牌式電子標籤」? 就是將電子標籤(eTag)直接和車牌做在一起,將eTag嵌入車牌內了,外表看起來和普通車牌沒兩樣。這個在國外技術上也不是問題,並且有成功案例,是最佳的解決方案。所以並不是技術問題。車牌是屬於交通部監理處管轄的,而ETC是高公局管轄的,因此,必須監理處這邊和高公局兩邊協調好就能辦這事。當然這當中會牽涉到利益重分配的問題。或許原來做車牌的廠商,他們不會做UHF RFID車牌,如果變成RFID車牌,那麼勢必他們以後就沒有飯吃了。因此,最上策的解決方案目前是無法實現的。這個責任不是遠通公司的問題也不是高公局的問題。而是兩個單位協調整合的問題了。
  4. 關於EPC被盜錄並複製成另一個自製的電子標籤的解決方案。eTag裡頭(EEPROM)存有3區塊的數據︰(參閱網頁dowanload(RFID資料下載區內的RFID IC_Higgs 3電子型錄)
    1. 96-bit EPC(Electronic Product Code)。這個碼其實就是條碼編碼的數字,總共24位的16進位數字,格式舉例︰0123 4567 89AB CDEF 11CD 8888 。這組號碼,就是當初您去安裝時,遠通這邊所輸入對應車號以及身分證號/公司統一編號的數字。這個區塊在EPC Gen2和ISO-18000-6c都有標準。
    2. 96-bit TID(Tag ID)或稱UID(Unique ID)碼。中文名稱叫作標籤唯一識別碼」,代表eTag裡頭的IC唯一識別碼。這個號碼是在晶圓廠,類似台積電工廠出廠時,就寫入每顆IC裡頭的碼。每個IC號碼都不相同。這個也是24位16進位的數字,格式和EPC碼相同。無法更改與複製。這也符合EPC Gen2標準。
    3. 512-bit User Memory︰也是24位16進位的編碼,這部份是使用者自定義的資料。這部份遠通是用來作為授權認證碼使用,讀寫器和eTag之間溝通,必須讀到裡頭的認證密碼資料,經過電腦系統比對無誤後,作為判讀標籤是否是遠通電收自己發行的標籤?一般的讀寫器因為不知道他們加密的方式,是無法看到這部份的資料。因此,就會發生我拿自己的讀寫器讀取裡面的資料,無法看到資料,因此也無法複製。
    4. 根據遠通陳協理的說明,他們的系統會同時讀取上述3個區塊的資料,並且利用user memory整個區塊做加密處理,這樣讀寫器就可以從user memory授權碼,來辨識是否是他們發行的eTag,這樣就不會發生貼eTag的車子停在外頭,被人用UHF RIFD Reader 將第一個區塊EPC碼盜錄,並複製到其它的電子標籤,用來盜用他人eTag的情況發生。關於加密的技術,現場技術人員也針對無機密性的部份略做說明,這部份和一般做資訊安全防護的原理類似,不同的是增加和讀寫器這邊的Talk部份。
    5. 因此,在理論上遠通的系統是已經考慮到這點了。理論上是可以防範的。現場參觀機房的電腦系統,我問了工程人員,是否可以在系統內看到eTag內的EPC碼,TID碼甚至user memory碼?他們告訴我只能看到EPC碼,無法看到TID碼和user memory碼。所以還是令我懷疑,實際的狀況是否會如陳協理所說那樣呢?基於個人好奇心,希望有機會親自做實驗,親眼看到自己複製eTag的電子標籤,實際到七堵收費站再做測試,看看系統是不是真的可以判讀不是遠通發行的的電子標籤?而採用車牌辨識方式來收費。
  5. 目前eTag系統,可以測到速度多快的車子呢?這個問題也是我感到好奇的。經過遠通人員解釋後終於釐清。因為國內沒有賽車手實際開車以時速300公里來測試極限值,因此,目前根據美國實際測得的數據是時速182公里。這個速度是包括讀取上述3個區塊資料,所能測得的最快車速。如果只讀取EPC碼的話,速度可以更快。根據我們國外合作廠商,他們提供在國外賽車場,實際測得的數據是時速300公里(應該只讀取EPC碼)。如果用讀寫器讀取的速度來看,就是讀3個區塊資料情況下,讀寫器讀到eTag的時間(response time)是千分之25秒 (25m sec)」;而只讀一個區塊EPC 碼的時間是「千分之15秒 (15m sec)」。
  6. 關於系統查詢帳戶餘額與利用信用卡自動儲值時收據報帳問題-
    1. 遠通現在已經從48小時後才能查到資料,改成1小時內就可以查到資料。其實現在的系統也可以做到即時查詢。只是現實應用,有人登記了eTag資料,但是沒貼在車上,等等情況,這時候就必須使用OCR(電腦圖形辨識或影人工影像辨識)。如果用人工比對資料的話,為求慎重起見。所以系統設定1小時後,會將這些eTag未讀到的或是OBU未讀到的車輛,甚至哦OCR自動辨識沒辨識出來的,這些人的資料就必須等到最後確認,才能查詢扣款是否成功。
    2. 遠通已經規劃很多方式讓車主可以自己查詢eTag餘額,除了原本利用便利店查詢以及自行上網查詢方式外,最新的方式是在休息站設立查詢車道,以及設立查詢機(kiosk)供車主查詢。另外,也準備提供APP程式供車主利用智慧型手機查詢。
    3. 我從使用者角度提出一個建議,早在4個月前我就打電話給遠通客服。提供一個困擾我的報帳收據問題。他們客服人員很快就打電話和我聯繫,了解我的需求與問題,答應反應給公司,後來也不了了之,今天趁參訪行程,直接向公司高層反應這個問題。我的問題是︰以前買回數票(票根),或是利用便利店儲值,都有收據作為向公司報帳申請費用。因為害怕自己糊塗忘了儲值,加上便利店儲值要收取手續費,所以個人就使用銀行信用卡自動儲值扣款。我詢問了信用卡發卡銀行。可不可以出具一個eTag儲值的金額合計,方便我們列印出來向公司申請費用,他們回覆說只有每期的帳單,這樣每次我為了列印明細作為收據,就會把自己的隱私部份。同時也列印出來給公司看到。因此,我就打電話諮詢遠通公司,他們回覆也是目前只有上網查詢,自己將每筆資料自己列印出來。這樣真的是有夠麻煩的。雖然過收費站收費變方便了,但是在報帳申請費用時,卻增加很多的時間成本。因此,我就建議遠通公司,您們只需要在軟體多做一個「加總」的動作,就能便民了,例如︰可以讓車主自己上網選擇加總的時間區間,例如30t天或是一季等,系統自動幫我們將這段時間內,所有的筆數幫我們自動加總總金額,並且列印時會顯示車號與車主姓名。這樣我只要列印某個區間付了總數多少金額的過路費就OK了。
  7. 最後活動就是實際到七堵的備用(backup)收費車道,實際觀看各項設備的安裝,實機裝設印證簡報內容。
  8. 結論
    1. 遠通引進美國這套eTag(UHF RFID) ETC系統,並修改成台灣版的系統,實在超乎我的意料之外。考慮周密軟硬體選擇都非常好。他們考慮的技術與實際應用的層面非常深入,若非真的從事過這方面的人,是無法體會的。今日將我原本的疑慮與問題,現場請教遠通高層技術人員,他們提供的解決方案都非常合理,即便在國外以及大陸的UHF RFID ETC電子收費系統,也差不多都是這樣解決。原本社會大眾對於原本紅外線ETC系統,有很多批評與負面印象。但是根據個人從事UHF RFID這麼多年的經驗來看。遠通這次在eTag (UHF RFID) 電子收費系統,非常完善,應該可以扳回一城。洗刷過去紅外線ETC系統帶來的負面印象。也因為遠通電收的eTag系統成功導入。將帶動台灣UHF RFID產品應用(例如停車場管理)與市場,也會增加產業界對於這方面人才的需求。這是對社會另外的貢獻。
    2. 個人在幾個月前設計了一款(HF+UHF) RFID雙頻卡,就是一張卡同時具有悠遊卡(HF RFID)與eTag(UHF RFID)」的功能,也就是說,如果遠通可以考慮使用卡式的eTag,類似日本的方式,有個卡匣放在擋風玻璃上(放置這張雙頻eTag卡),這樣開車時就可以當作eTag使用,下車時可以取下放在皮夾內當作捷運悠遊卡使用。這張雙頻卡,我已經經過台灣通公司對HF部份認證過了,再來就是和遠通這邊再做UHF RFID部份的測試。希望有機會和遠通先技術做測試,後續再找業者談合作模式。
    3. 今日和遠通還有一項共識,就是認為最理想的UHF RIFD 電子收費系統,應該是將eTag標籤和車牌合一。除了讀取率會比車窗內來得好外,在視覺上也比較美觀。這部份還有待交通部整合高公局和監理處兩個單位,看看能不能取得共識。
對於上述內容,如有需要指正之處,歡迎來郵件Ray@raysuncorp.com  告知。 

eTag試用心得分享

張貼者:2012年11月21日 凌晨4:39Ray Kao   [ 已更新 2012年12月5日 晚上11:43 ]

(*請參閱下篇文章心得分享-參訪遠通電收國道三號七堵收費站ETC系統」,會將本篇文章的疑慮做出說明)

緣eTag所使用的RFID(無線射頻識別)電子標籤,裡頭所使用的IC,恰好就是我們幾年前銷售的同一款IC。加上我們在3年前就自己生產過一款「無痕」的eTag貼紙,作為停車場管理使用。所以就在好奇心的驅駛之下。上週(2012/05/24)趕緊到台亞加油站安裝好eTag。這週就先做了一些使用測試,茲將試用心得做一個詳細的報告,與大家分享。
  1.  eTag這種電子標籤的頻段在860~960MHz,屬於超高頻(UHF)的RFID系統。而悠遊卡則屬於高頻(HF)13.56MHz。eTag這種在沒有干擾情況下,使用功率1W(瓦)可以讀取到10公尺左右,而遠通ETC據說是使用美國系統的2W功率機器來讀取,因此,讀取距離,應該可以達到20公尺以上。根據NCC無線射頻的規範,只能是使用1W的機器來讀取。顯然,不是NCC太落伍了(修法太慢,制訂太舊的規範,無法滿足ETC的需求),就是遠通違反NCC的無線法規,理當罰款禁止使用。
  2. 貼在車內檔風玻璃eTag會有個問題,但是不影響使用,就是貼於車內玻璃上面,會產生「頻偏」的現象,例如原本頻率922MHz,距離可以讀到10公尺的,頻偏後可能變成922MHz頻段,只能讀到5公尺。主要原因是因為RF無線電波,經過玻璃造成。由於電子標籤符合EPC Gen2與ISO-18000-6C標準,因此,都可以讓860-960MHz的讀寫器讀取,所以不影響使用狀況。 
  3. 我一拿到eTag第一件事是先去儲值。接著就是趕緊把讀寫機器拿出來,對著eTag把裡頭的數據讀出來。eTag裡頭(EEPROM)最基本會讀到3組數據如下︰
    1. 96-bit EPC(Electronic Product Code)碼。這個碼其實就是條碼編碼的數字,總共24位的16進位數字,格式舉例︰0123 4567 89AB CDEF 11CD 8888 。這組號碼,就是當初您去安裝時,遠通這邊所輸入對應車號以及身分證號/公司統一編號的數字。
    2. 96-bit TID(Tag ID)或稱UID(Unique ID)碼。中文名稱叫作唯一識別碼」,代表eTag裡頭的IC唯一識別碼。這個號碼是在晶圓廠,類似台積電工廠出廠時,就寫入每顆IC裡頭的碼。每個IC號碼都不相同。這個也是24位16進位的數字,格式和EPC碼相同。
    3. 512-bit User Memory︰也是24位16進位的編碼,這部份是定義成使用者自行定義的資料。不清楚遠通是否有特別用到。
       
  4. 第二步驟就是將上述第一組EPC編碼記錄下來,然後再使用讀寫機器,將這些編碼複製到我自己製作的「無痕eTag」(右圖)。這個無痕標籤,有個好處,材質本身剛好可以和玻璃起到補償作用,將原本頻偏的部份再拉回來。
  5.  「無痕eTag」然後用金屬(錫箔紙)貼在檔風玻璃上面,遮住遠通的eTag,故意不讓ETC讀取 「遠通的eTag」,接著把我的 「無痕eTag」貼在車內擋風玻璃,沒被金屬錫箔紙遮到,並且置放在原本遠通的eTag旁邊。這樣就讓ETC系統只能讀到我自己的「無痕eTag」。
  6. 5/24儲值完成。5/29第一次準備上路使用eTag,測試遠通系統是否僅僅讀取EPC碼,作為辨識收費的依據。29日當天回家馬上上遠通的網頁進行查詢扣款狀況。天啊﹗居然要48小時後才會知道。因此,得知這個ETC的資料庫系統,並沒有各個收費站都進行電腦連線,因此,無法即時在後台的資料庫系統,完成即時更改資料庫狀態。
  7. 5/31再次上網查詢,得到結果如下︰
  8. eTag帳務查詢
  9. 看起來我的「無痕eTag」扣款成功。但是ETC eTag系統目前有很多的缺失,所以還不能完全證明這次的扣款成功,的確是ETC系統真正讀取到我自己的「無痕eTag」。理由很簡單。因為ETC的後台資料庫系統並非即時連網,必須48小時後用人工將資料匯整,更改扣款資料。因此,另外一種可能,就是原本我的「無痕eTag」扣款沒成功。事後ETC藉由「圖像識別系統(簡稱OCR)」利用拍照方式,以人工方式在後台扣款。這個情況同樣會發生在「遠通eTag」。我們無法得知到底是從eTag的RFID系統做扣款?還是利用拍照扣款的。
    • (註)經和遠通電收確認,雖在帳戶查詢的頁面顯示成功扣款36元,但是是由遠通後台的系統以車牌辨識系統,輔以人工判案協助完成扣款,他們系統會讀取上述3個區塊資料,辨識是否為遠通發行的Tag

  10. 因此,建議ETC應該在通過收費站時,在收費站做一個燈號,如果是eTag感應成功,就閃一下燈號。這個施工非常簡單的,只要在讀寫器上面的GPIO那邊連結一個燈誌,當感應到eTag同時,就會送一個訊號給燈誌開關。
    • 底下是遠通電收的回覆提供給大家參考︰正如在參訪的QA時間已經回答,關於燈號的設計並非事先沒有構想也非不可為,而是,若在車輛高速行進的ETC車道設計一個燈號,將會影響用路人正常駕駛行為,導致其分心造成行車安全的困擾。且未來國道全面計程收費,主線道上兩兩交流道之間將架設收費門架,全台共有三百多處門架,若每個門架都設置這樣的燈號,恐怕會讓用路人帶來駕駛經驗的多重紛擾,也讓同車的乘客不得安寧、無法休息。

  11. 一般對於EPC碼,在寫入EPC時,可以設置密碼,將寫入的EPC碼鎖死(lock)防止竄改。我也做了測試,的確我使用我的讀寫器,試著更改EPC碼,但是無法更改。所以這部份是OK的。
  12. 一般讀取eTag的讀寫器(reader),可以達到時速120公里,均可以讀取到eTag的訊號。我們的技術,可以做到時速300公里仍然可以讀取到eTag。
    • 感謝遠通電收來函告知正確數據為︰eTag在高速公路可讀取的時速為182公里,是經過國際公正的驗證單位TUV認證,凡在時速182公里的eTag皆可被讀取,並由執法系統取像成功。

  13. 貼在車內檔風玻璃的eTag,會有個缺點,因為原本設計就是預防eTag被撕走,然後被盜用。因此,設計時選用的膠就是特別黏,並且撕下後也會連同eTag一併撕毀,將天線和IC分離。造成eTag貼紙撕後下無法再使用。缺點就是(1)可能產生膠黏著在檔風玻璃上,無法取下,造成污漬; (2)情況更糟糕者,還會把檔風玻璃上的隔熱紙黏下來。造成隔熱紙缺損。因此,個人就比較喜歡使用自製的「無痕eTag」。
  14. 再來就是eTag的價格問題。第一次安裝不用錢,第二次以後安裝,一張eTag就要台幣200元,或許這個價錢包含了標籤的成本和資料輸入的人工成本。不然按照採購的數量在百萬張。每張eTag的售價價應該不到台幣20元。我的意思是說台幣20元已經很暴利了,更何況是台幣200元。如果您的eTag不小心損毀了,只要您開始拿到eTag時,就把EPC碼抄錄下來,這組號碼在你裝eTag的地方,他們電腦內也會有這組號碼的。您可以在安裝時,順道問一下,把這組號碼抄下來。日後拿來我們這邊,我們就可以幫您定製一張屬於個人的eTag。因為,eTag有個國際通用的標準,EPC Gen2標準或是ISO-18000-6C。所以不管是遠通的eTag或是我們的eTag都是相同標準的。而且IC也是同一家的IC。所以是完全相容的。
  15. eTag還有一個問題,就是如果有人拿了讀寫機器,走到您愛車身旁,將你車上(不管貼車燈還是擋風玻璃)eTag的EPC碼讀取下來,然後複製一張eTag,拿著這張山寨版的eTag到處通過ETC系統,這樣就有可能讓您受害荷包失血。這種行為屬於犯罪的行為,日後一定會發生這種問題的,不知道我們的法律,會以那條法律來定罪的。個人做測試時,還是拿自己eTag編碼和自己車搭配使用。自己還害怕不小心被別人拿走盜用了呢﹗
  16. 另外有個問題,如果自己社區停車場管理系統,也改成和eTag一樣的UHF RFID系統,那麼自己社區也做張eTag,兩張eTag同時通過ETC通道,ETC通道讀取到社區停車場所用的Tag,不知道在遠通的軟體系統,是會做讀取然後尋找資料庫內的車號呢?還是顯示異常讀取訊號?當然以後停車場管理,就不需要用自己的Tag了,只要直接使用ETC所用的eTag,同時作為自己社區停車場管理,或是各級縣市政府停車場管理統一使用的Tag就行了。也就是說eTag = 一個Tag,一樣都會通。不管是在ETC車道或是各停車場系統均可以使用這個編碼。這個也才是eTag最有加值的地方,eTag日後勢必壟斷整個停車場管理。
  17. eTag系統還有一項功能,不知道算是優點還是缺點,對開車的人來說應該是缺點,對交通警察來說是優點。這個系統也是雷達系統的一種,只是頻段不是2.4GHz的頻段就是了,因此,在讀寫器可以讀到eTag資料的距離內,其實讀寫器可以同時做 「雷達測速」。也就是說裝了eTag後,就會被ETC通道的讀寫器測速。
〈結論〉
eTag系統使用「超高頻無線射頻識別(UHF RFID)」技術,優點就是︰(1) 標籤成本比悠遊卡(高頻)系統便宜,讀取距離可以達到5~20公尺(視讀寫器功率而定)。(2) 體積小,不需要電池。(3)到達ETC通道可以不需要減速,可以讓流量順暢。(4) 辨識率高;(5)日後整合停車場系統,可以一Tag就通。而且感應距離可以達5公尺,車庫柵欄即可打開。(6) 扣款採取後台結算,不是像悠遊卡那樣在卡裡扣款,只要在資料庫端扣款即可。(7) 可以當成另一種的雷達測速儀器。
 
目前缺點在於︰(1) 遠通後台系統與各個收費站尚未完成連線,無法做到即時(real time)更改資料庫狀態,必須等到48小時後人工整理資料後,再去更改資料庫系統。 無法即時得知儲值金額不夠。(2) 通過ETC通道時無法立即得知是否正確讀取eTag,建議在ETC通道加裝一燈號,顯示正確讀取eTag。(3) 另外,eTag的EPC碼是否會被盜錄並複製成另外一張eTag,被有心人士盜用。這點希望遠通可以事先想一個比較完善的方式來解決 (4) eTag黏膠對於車子隔熱紙的損傷,以及貼在車燈或是檔風玻璃破壞車子的美觀。
 
這種ETC系統才是合理的系統,原來的紅外線系統,早就被全世界先進國家淘汰不使用了。台灣還拿來使用真是貽笑大方。建議還沒有安裝的車主,可以考慮改用eTag。即便目前系統還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的。如果還有其它問題或是對本文指正的地方,請來信︰  Ray@RaySunCorp.com  
 
〈問題〉
  1. 有些網友(應該北部居多)撕下後重貼(有人說天線斷了?),居然還可以感應到正確扣款(?)。這已經跟reader無關了,是車牌辨識,也許目前很多是靠車牌辨識去抓的。
  2. <說明> UHF RFID天線斷了一部分還是可以感應的。只是讀取距離從原本20公尺變成10公尺。即便是你只剩下單邊的天線,Reader還是可以讀取。這是因為UHF RFID標籤的天線不是迴圈,但是 HF RFID標籤天線是迴圈形狀,斷了一部份,就不能工作。這就是UHF RFID的優點之一。UHF Tag(例如eTag)兩個對稱的天線,其實是左右兩邊天線圖樣有點差異,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。主要是適應860-960MHz讀取效果設計的。主要是標籤上面的IC與天線接觸的地方是否斷開,才會影響UHF RFID的讀取。但是eTag貼在擋風玻璃內的這款,我看了一下,eTag中央有個大的圓形區域,這部份就是整個覆蓋連接在IC上面,所以天線和IC之間要斷開,還蠻困難的。有一種可能是遠通為了免於罰款,趕著提高裝eTag的人數,所以有可能有些收費站,例如比較偏僻地方的收費站,目前尚未裝上eTag讀取系統。所以這些收費站就是利用OCR圖形辨識方式,再以人工處理。所以需要48小時後才能執行扣款。 
  3. 日前發生因為塞車,汽車停留在ETC通道約10秒,被重複扣款。是否會發生這樣的事情?有沒有解決方法?
  4.  <說明>這種情形是可能發生的。精確地說,UHF RFID Reader就是一台近距離的雷達,它可以定時(例如每秒鐘發射一個RF波)持續發射RF無線電波,當這個電波碰到eTag是,就會反射eTag上面的訊號,將eTag裡面的EPC碼或其它的資料反射回來給Reader讀取,工作原理基本上和雷達相同。因此,當汽車停留ETC通道時,例如10秒鐘,這個時間有可能就會被Reader讀到10次(假設每秒鐘發射一個RF波)。在記錄上就被讀取10次。扣款也是扣了10次。
    在系統設計不良時,上述情況的確會發生。可能當初設計的時候,根本沒想到會塞車塞在ETC通道內。這個從修改軟體下手就可以解決。可以設定20秒或30秒內讀到相同的eTag的編碼,只讀取第一次讀到的eTag碼,在20秒或20秒內讀到其它相同的編碼,就當成是同一個數值,而捨棄多讀的這些數值。

第 1 個 - 第 3 個,共 3 個